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文章出處:自動售貨機 人氣:發表時間:2018-11-29
與幾年前相比,自動售貨機在中國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了,地鐵站、寫字樓、購物廣場、機場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在深圳廣州等地的部分寫字樓,可以看到排成排的自動售貨機,里面買著食物、點心或許還有手機充電線,午飯時刻一到,人群蜂擁而至,有一半以上利用售貨機的消費者都不掏錢包而是用移動支付。為中國供應自動售貨機的日本富士電機集團自2012年起,訂單猛增。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這一情況,讓日本這個自動售貨機大國都刮目相看。據日媒報道,中國自動售貨機正以強勁的勢頭加速普及,隨著利用紙幣導致的故障以及被盜等普及方面存在的障礙不斷被掃清,2020年自動售貨機在中國的供貨量有望超過日本。
其實日本媒體還真是謙虛了,即使在供貨數量上超越日本,但無論是普及率、使用率還是在功能服務上,與日本這個名副其實的自動售貨機大國相差甚遠。據富士電機推算,中國飲料和食品的自動售貨機投入使用的臺數在2015年為18萬臺。盡管在2020年能翻7倍達到138萬臺,但目前日本銷售飲料等的自動售貨機就有250萬臺之多,年均新供貨量約30萬臺。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無所不能的日本自動售貨機VS剛剛起步的中國自動售貨機
論自動售貨機的歷史,日本售貨機是從二戰后開始興起的。這一時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售貨機讓城市市民,無論何時都能在街邊買點自己需要的東西,獲得了消費者們的親睞。而飲料生產商,助推了售貨機的發展。很多飲料商為了擴大自己的銷售渠道,向外推廣自動售貨機,并主動承擔售貨機的成本費用、電費、維修費,沒有資金的壓力,很多日本零售商愿意為自動售貨機開辟一個小天地。似乎在日本,人們每天除了會利用到電車之外,使用頻率最高、覆蓋率最廣的,就是自動售貨機了 。放置自動售貨機的地方也從原有的購物中心、地鐵擴展到大馬路上隨處可見,根據公開數據,東京市中心自動售貨機的密度達到了每30人擁有一臺。
中國的自動售貨機大概是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比起日本晚了40年。彼時,自動售貨機僅支持低溫飲料的售賣,之后一直處于摸索期。到2013年,自動售貨機引入了移動支付的動能,呈現了爆發式發展。但發展狀況十分的不均衡,華東和華南地區的一些大城市,自動售貨機的普及率更高一些。其他二三四線城市市場還有待挖掘。從布點上來看,國內自動售貨機超過50%的機器在工廠,學校占了 28% 左右,剩下的才是地鐵、寫字樓、馬路。國內規模最大的自動售貨機運營商“友寶”的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但考慮到折舊損耗,他們還是愿意將售貨機放在工廠、地鐵站、飛機場等相對封閉、人流量也大的地方。對于一部分消費者來說,對自動售貨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仍有疑慮,在中國它更像是年輕人的專用品。
在產品類別上,日本與中國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在中國,我們把自動售貨機的更多的定義為賣一些食品、飲料的機器。而日本的自動售貨機就像是大雄的哆啦A夢,可以解決一切需求。報紙、雜志、雨傘、鮮花,避孕套、水果、內衣、手信、耳機、充電器、制作販賣名片等多達 6000 多種商品,種類之多讓人咋舌。自動售貨機就像是微型的便利店,對于人力成本高昂的日本來說,大力發展售貨機是非常合算的買賣。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與日本相比,中國自動售貨機是個什么位置?
在服務功能上,中國還停留在賣貨,而日本的售賣機承擔起了提供商品、提供服務的任務。2011年,日本朝陽飲料公司推出一種既能提供飲料,還能在其50米范圍內提供Wi-Fi信號的自動販售機;由于日本自然災害比較多,當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生時,自動販售機可以替代人力一直處于服務狀態,而且專門的救災機器,不僅在屏幕上提供災害情況和避難信息,還可以讓市民無需投幣即可取出商品。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國內的自動售貨機到底要怎么火?掌握智能軟件、推品牌售貨機或能出彩
雖然無論是從普及率、歷史還是商品種類、服務功能,中國的自動售貨機遠遠達不到日本這樣的售貨機大國的水平。但新的技術與支付方式確實在不斷推動著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行業向前進。如何引爆這個行業,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還需要思考。
自動售貨機行業主要由終端制造商、運營商、上游供應商組成。日本的很多自動售貨機實際是由上游供應商打理比如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而在中國,除了像農夫山泉、可口可樂這樣的上游供應商外,大多數想要分國內自動售貨機這杯羹的企業都是從終端制造商購買現成的自動售貨機設備,自己來做運營商。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其實日本媒體還真是謙虛了,即使在供貨數量上超越日本,但無論是普及率、使用率還是在功能服務上,與日本這個名副其實的自動售貨機大國相差甚遠。據富士電機推算,中國飲料和食品的自動售貨機投入使用的臺數在2015年為18萬臺。盡管在2020年能翻7倍達到138萬臺,但目前日本銷售飲料等的自動售貨機就有250萬臺之多,年均新供貨量約30萬臺。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論自動售貨機的歷史,日本售貨機是從二戰后開始興起的。這一時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售貨機讓城市市民,無論何時都能在街邊買點自己需要的東西,獲得了消費者們的親睞。而飲料生產商,助推了售貨機的發展。很多飲料商為了擴大自己的銷售渠道,向外推廣自動售貨機,并主動承擔售貨機的成本費用、電費、維修費,沒有資金的壓力,很多日本零售商愿意為自動售貨機開辟一個小天地。似乎在日本,人們每天除了會利用到電車之外,使用頻率最高、覆蓋率最廣的,就是自動售貨機了 。放置自動售貨機的地方也從原有的購物中心、地鐵擴展到大馬路上隨處可見,根據公開數據,東京市中心自動售貨機的密度達到了每30人擁有一臺。
中國的自動售貨機大概是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比起日本晚了40年。彼時,自動售貨機僅支持低溫飲料的售賣,之后一直處于摸索期。到2013年,自動售貨機引入了移動支付的動能,呈現了爆發式發展。但發展狀況十分的不均衡,華東和華南地區的一些大城市,自動售貨機的普及率更高一些。其他二三四線城市市場還有待挖掘。從布點上來看,國內自動售貨機超過50%的機器在工廠,學校占了 28% 左右,剩下的才是地鐵、寫字樓、馬路。國內規模最大的自動售貨機運營商“友寶”的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但考慮到折舊損耗,他們還是愿意將售貨機放在工廠、地鐵站、飛機場等相對封閉、人流量也大的地方。對于一部分消費者來說,對自動售貨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仍有疑慮,在中國它更像是年輕人的專用品。
在產品類別上,日本與中國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在中國,我們把自動售貨機的更多的定義為賣一些食品、飲料的機器。而日本的自動售貨機就像是大雄的哆啦A夢,可以解決一切需求。報紙、雜志、雨傘、鮮花,避孕套、水果、內衣、手信、耳機、充電器、制作販賣名片等多達 6000 多種商品,種類之多讓人咋舌。自動售貨機就像是微型的便利店,對于人力成本高昂的日本來說,大力發展售貨機是非常合算的買賣。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在服務功能上,中國還停留在賣貨,而日本的售賣機承擔起了提供商品、提供服務的任務。2011年,日本朝陽飲料公司推出一種既能提供飲料,還能在其50米范圍內提供Wi-Fi信號的自動販售機;由于日本自然災害比較多,當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生時,自動販售機可以替代人力一直處于服務狀態,而且專門的救災機器,不僅在屏幕上提供災害情況和避難信息,還可以讓市民無需投幣即可取出商品。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處于什么位置?
雖然無論是從普及率、歷史還是商品種類、服務功能,中國的自動售貨機遠遠達不到日本這樣的售貨機大國的水平。但新的技術與支付方式確實在不斷推動著中國的自動售貨機行業向前進。如何引爆這個行業,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還需要思考。
自動售貨機行業主要由終端制造商、運營商、上游供應商組成。日本的很多自動售貨機實際是由上游供應商打理比如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而在中國,除了像農夫山泉、可口可樂這樣的上游供應商外,大多數想要分國內自動售貨機這杯羹的企業都是從終端制造商購買現成的自動售貨機設備,自己來做運營商。
上一篇:大阪「10元售貨機」一補貨馬上被賣光
下一篇:無人自動售貨機應選用哪種物聯卡
同類文章排行
- 無人自動售貨機應選用哪種物聯卡
- 智能售貨機已開始爭奪便利店市場份額
- 為何自動售貨機能席卷全臺!!!
- 根據自動售貨機制冷功能的分類
- 綜合型自動售貨機有這些特點,你都清楚
- 智能自動售貨機能否取代無人貨架
- 智能化的自動售貨機到底有多智能?
- 消防安全 重中之重
- 自動售貨機對比起便利店有何優勢?
- “心愿先生”自動售貨機品牌在北京悄然